返回首页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分录?

来源:www.12366taxvip.com   时间:2023-08-15 17:50   点击:133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分录?

增值税的出口退税在“其他应收款——应收补贴款”中核算,不计入企业的收入,不计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1、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时,根据出口销售额(FOB价)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

二、生产企业出口样品怎么退税?

出口样品是不退税的。报关单上的出口贸易方式是:广告样品A,因为是样品也不可能收汇。申报时做免税申报,免税类型选择:出口但未计外销销售收入的样品、展品

三、生产型企业如何出口退税?

我也是出口退税的新手,我给楼主说说的理解,我们公司也是刚刚出口,我们这边没人懂,但我是税务,没办法,我自己摸索总结的,你参考下

首先你新办进出口权,不知道有没有去办理出口退税资格认定,这个是所有申报环节的第一关,如果没有去认定,建议你们尽快去认定,否则无法进行退税申报。

如果你们自己出口,因为你公司是生产性企业,所以按规定实行免抵退政策,出口环节免税,与出口货物对应的进项可以抵减内销应纳增值税额。那么你的问答案便是:

出口发票参照你的报关单品名数量一一对应开具,发票出口退税联留作出口退税申报及凭证留底备案。其他联次参照增值税专用发票,比如企业记账使用附联,办理出口退税使用税务联,购买发票使用存根联,其他联次是具体情况而定。

2.如果你们是出口退税主体,就是出口是你们以你们自己公司的名义的话,你的出口发票由不得你选择,你报关单是成品还是辅料就意味着你出口发票怎么去开具,出口发票必须与报关单品名数量一致,否则不予退税。

四、生产企业和外贸的退税,区别?

生产企业实行免、抵、退税方法,并且生产企业只能出口本企业经营范围内的产品。   外贸企业实行免、退税方法,即对本环节中的增值部分免税,进项税额退税;所退税额是国内采购部分发生的增值税。   外贸型企业对于出口商品没有限制,只要是在国内采购并且开具增值税发票的产品都可以退,当然商品退税率不能为0。   免: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   抵: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   退: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

五、生产企业出口退税设置哪些科目?

出口企业(仅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下同)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方发生额,反映出口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和实际支付已缴纳的增值税;贷方发生额,反映出口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缴纳的增值税额1出口货物退税、转出已支付或应分担的增值税;期末借方余额1反映企业多交或尚未抵扣的增值税;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缴纳的增值税。出口企业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中,应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金”、“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金”、“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等专栏。

六、生产企业备案成免抵退税外购产品是否可以退税?

       备案成免抵退税的生产企业,所生产的自用产品不可以享受退税政策,因为自用产品不属于出口产品,无法获取退税。但是,如果生产企业购买了外购产品用于生产出口产品,外购产品符合规定,符合退税条件,那么这部分外购产品可以享受退税政策。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退税政策与条件可能因国家政策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建议您咨询当地税务部门或专业人士的意见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和视同自产货物,对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列名生产企业出口非自产货物的,都适用增值税免抵退税办法,即免征增值税,相应的进项税额抵减应纳增值税额(不包括适用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政策的应纳增值税额),未抵减完的部分予以退还。

      生产企业发生的采购出口是否可以享受退税政策,要根据实际情况。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39号)第二条第(一)项“免抵退税办法”规定,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和视同自产货物,及对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列名生产企业(具出口非自产货物,免征增值税,相应的进项税额抵减应纳增值税额(不包括适用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政策的应纳增值税额),未抵减完的部分予以退还。

(一)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外购货物:

1、与本企业生产的货物名称、性能相同。

2、使用本企业注册商标或境外单位或个人提供给本企业使用的商标。

3、出口给进口本企业自产货物的境外单位或个人。

第六条“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规定,对符合下列条件的出口货物劳务,除适用本通知第七条规定外,按下列规定实行免征增值税(以下称增值税免税)政策:

(一)适用范围。

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是指:

1、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出口规定的货物,具体是指:

(8)非列名生产企业出口的非视同自产货物。

根据上述规定,企业外购产品出口符合财税[2012]39号附件4《视同自产货物的具体范围》第二条第(一)项规定的条件,或者你公司属于附件5中的列名生产企业,可以适用免抵退税政策,否则适用免税政策。

七、生产企业出口退税操作流程是什么?

生产企业的出口退税是免抵退的办法,即先免征出口环节的税款,再抵减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对内销货物应纳税额不足以抵减的应退税部分,未抵减完的部分予以退税。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流程:

1、取得进出口权资质,并办理生产企业的出口退免税登记;

2、货物报关出口后,在“中国电子口岸出口退税子系统”中进行出口货物报关单的打印与操作;

3、下载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申报系统,模拟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并转入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4、当期增值税纳税的申报,出口收入的确认;

5、生产企业出口免抵退税预申报;

6、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正式申报;

7、打印申报表;整理、保管备案单证和收汇凭证。

八、生产企业进料加工出口退税规定?

在海关申请到手册后,首先要在退税申报系统中备案:

单证证明采集--进料加工贸易管理---进料加工手册登记

进料登记手册号:手册编号

计划进口总值:手册上的进口金额

计划出口总值:手册上的出口金额

手册有效期:手册上的有效期限

进口出口都是用手册,免税,,申报退税,免税.进料加工可以退税.

一本手册结束后,要做手册核销.

单证证明采集--进料加工贸易管理--进料加工进口明细录入(所有这本手册下进口的料件可汇总录入一条信息就行了)

单证证明采集--进料加工贸易管理---进料加工手册核销申请.

九、生产企业出口退税0申报怎么处理?

  生产企业退税申报系统按有出口业务申报时步骤一样操作,

  1、先读入上月税务部门反馈信息,再进入当月申报系统,按向导提示步骤一步步录入,生成明细申报,因系统自认上月反馈信息,这个月虽然无业务,零申报也要按照系统要求一步步完成

  2、上月应退税额,期末留抵等数据一并要转到下月的,否则上月信息过不来,系统不能跳月使用。你如果不申报税务部门也是不允许的,本月无法完成申报,反馈

  3、下月也无法使用。零申报空表也是要打印的,各项手续、各部门的签字也是不能少的,资料一并装订。

  扩展资料:

  操作程序

  一.单证收集整理

  (一)配齐“两单两票”

  即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联)、出口货物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联)、出口货物收购增值税发票(出口退税专用联)、出口销售发票。

  (二)整理单证

  按核销单、报关单、发票的顺序放在一起,组成一个退税关联;并将当月收齐的退税单证以发票所在的当月免抵退税申报明细表的顺序整理,在外销发票右下角写上关联号,关联号为三位数,例如001、002等。

  二.检查单证

  (一)检查内容

  (1)核销单、报关单的有关印章是否齐全。核销单上有四个章,即国家外汇管理局监制章、出口企业公章(骑缝章)、签发出口货物报关单的海关验讫章(骑缝章)、当地外汇管理单位的收汇核销章;报关单上应有出口货物签发单位的验讫章。如缺少上述印章,应马上退回有关单位补盖公章;如核销单上有关单位公章盖偏,请及早复印核销单存根附在核销单退税联后面。

  (2)检查“两单两票”之间的内容是否符合退税要求。

  ①核销单上的栏目是否填全;

  ②核销单、报关单、发票上的出口货物名称、数量、成交价格是否一致;

  ③核销单上的报关单号是否和报关单编号一致,报关单上的批准文号是否和核销单上的编号一致;④发票上企业外销法人章、销售收入章是否已加盖,销售收入、离岸价、入账凭证号码是否已填全。

  (二)检查收汇

  根据结汇水单或收汇通知书,检查每笔收齐单证的退税业务是否足额收汇。收汇金额可以外汇管理部门确认的核销金额加上在核销单上注明的其他费用,如果收汇金额少于该笔业务离岸价的95%,那么则应按实际收汇金额计算申报出口退税,如果收汇金额少于离岸价但大于该笔业务离岸价的95%,则可以离岸价全额申报出口退税。

十、生产企业有欠税还能申请退税吗?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应退税款抵扣欠缴税款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 [2002]150号)规定,凡纳税人既有应退税款又有欠税的,一律先将欠税和 滞纳金抵顶应纳税款和应退利息,抵顶后还有应退余额的予以办理退税。

同时,今年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欠税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4]66号) 中再次重申了以欠抵退的要求,并把以欠抵退、以票控欠等作为清缴欠税、加强欠税 管理的重要举措,要求各级税务机关严格执行,不得有误。所以说,税务机关以欠抵 退的做法并没违法。抱有此误解的欠税人应认真学习有关税收政策法规,理解支持税 务机关依法清理欠税!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